關于下午茶的由來,相傳第一位開始喝下午茶的人應該是19世紀初期,維多利亞時代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英國公爵夫人安娜貝德芙七世。
貝德芙夫人常在下午4時感到意興闌珊、百無聊賴,心想此時距離穿著正式、禮節(jié)繁復的晚餐還有段時間,又感覺肚子有點餓了,就請女仆準備幾片烤面包、奶油以及茶,作為果腹之用。貝德芙夫人很享受用茶點的過程,經(jīng)常邀請親友共飲下午茶,同時也可以閑話家常,同享輕松愜意的午后時光,沒想到一時之間,在當時貴族社交圈內蔚為風尚,名媛仕女趨之若鶩;一直到今天,已儼然形成一種優(yōu)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,成為正統(tǒng)的英國紅茶文化,這也是所謂的“維多利亞下午茶”的由來。
下午茶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級、優(yōu)雅的茶具來享用茶,后來漸漸的演變成招待友人歡聚的社交茶會,進而衍生出各種禮節(jié),但現(xiàn)在形式已簡化不少。雖然下午茶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簡單化,但是茶正確的沖泡方式、喝茶的擺設要優(yōu)雅、豐盛的茶點,這3點則被視為吃茶的傳統(tǒng)而繼續(xù)流傳下來。
英式下午茶的特色
據(jù)說正宗的英國下午茶特色有三:優(yōu)雅舒適的環(huán)境如家中的客廳或花園,請客的主人都會以家中最好的房間招待客人,當賓客圍坐于大圓臺前面,主人就吩咐侍女捧來放有茶葉的寶箱,在眾人面前開啟,以示茶葉之矜貴。提前準備好豐盛的冷熱點心(要由女主人親手調制)和高檔的茶具--細瓷杯碟或銀質茶具,茶壺、過濾網(wǎng)、茶盤、茶匙、茶刀、三層點心架、餅干夾、糖罐、奶盅瓶、水果盤、切檸檬器,全都銀光閃閃,晶瑩剔透。在缺乏陽光的英國,銀質茶具往往透著人們對陽光的渴望。當然最好再有悠揚輕松的古典音樂來佐茶,賓主都要衣著得體。 維多利亞時代女人去赴下午茶會必得穿綴了花邊的蕾絲裙,將腰束緊,茶要滴滴潤飲,點心要細細品嘗,交談要低聲絮語,舉止要儀態(tài)萬方。男士則要衣著淡雅入時,舉止彬彬有禮。下午茶會是僅次于晚宴和晚會的非正式社交場合。至于一般家庭的小民,他們也利用下午茶的時間走親串友,往往是在家中最好的客廳里,小家碧玉的女主人殷勤地沏好茶,烤制好雖然樣式不太精美但用料絕對實惠的點心,供客人享用。